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學校簡介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俗稱:Hong Kong University),是一所擁有十大學院及一所獨立研究院的綜合型研究大學。在1911年于香港島薄扶林成立,并在1912年正式辦學,為香港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其創校學院醫學院的前身,為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醫書院。
港大創校以來一直采用英語教學。在法律、心理學、生物醫學等領域的學術研究等領域在世界聲譽崇高。 例如,港大研究隊伍為全球第一個成功鑒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另外,此院校也培養了多名香港社會名人,包括法、政、科學與醫學等學術圈的成員。
香港大學(港大)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多年來一直秉承優良傳統,提供卓越的師資及世界級的科研發展,致力培育社會領袖人才。為香港最重要也是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
1、歷史
香港大學是香港第一所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醫書院及香港官立技術??茖W校合并 而成,于1911年在香港島正式創立,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為香港西醫書院的前身首屆畢業生。
香港大學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對應拉丁文為Sapientia Et Virtus,立校以來一貫采用英語教學,在人文、法律、政治及生物與醫學等學術領域極為出色,亦為香港及亞洲區中最享盛名的學府之一。其采用的教學模式包括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旨在培養學生的思考。香港大學是Universitas 21(大學的國際性協會)的創建成員之一,它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享有國際聲譽。
當時西方列強爭相在中國成立大學,時任港督盧押認為英國也應該在香港設立一所大學,一來與其他列強競爭,二來讓中國人(尤其是香港人)認同英國的價值觀,抗衡其他列強文化理念,便于英國向華南拓展勢力,鞏固其在整個香港的統轄管治。當時兩廣總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覺得成立大學有助中國人學習西方的科技,使中國自強,于是出錢支持。另一方面,當時太古公司轄下的一艘貨船發生工業意外事故,導致多名中國船員傷亡,故急欲修補公司形象,便也出錢支持成立港大。在英國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資(如匯豐銀行)支持下,盧押最終籌得足夠資金籌建大學,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學的動工儀式。
1911 年港大成立,1912年舉行了正式的創校典禮。因盧吉認為當時中國社會不適宜接觸西方的人文價值觀(如共產主義理念),大學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學的制度,重理工而輕人文,故只設三個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當中沒有開設社會學和哲學等人文課程。1916年12月舉行第一屆畢業禮,有23個畢業生及5 個榮譽畢業生。1925-1926年省港大罷工后,政府為進一步溝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紳商,磋商在香港大學增設中文學系,讓漢文中學畢業生入讀。港大中文系于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賴際熙、區大典等執教,加上其時又有富商鄧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學院、馮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圖書館等,涌起了一股重視中文教育的潮流。
1941年因香港淪陷,本部大樓遭炸毀而停辦,至1945年復辦。戰后隨社會需要陸續加設理學院、法學院、社會科學院等。1961年學生人數為2000人,是1941年的四倍。1989年后政府推行大專教育本地化,使多數香港人不用遠赴英國讀大學,也為主權移交中國作準備,便大幅增加大學學位和課程種類。這使港大學生人數倍增,至2001年有學生14300名。課程也多達百多種。主權移交后,雖數次被校政風波困擾,但大學逐漸由專注于教學過渡為教學和研究并重,并增加和海內外大學和研究所的學術交流,猶以醫學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數所實驗室亦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實驗室”稱號。
香港大學一向推崇高素質教學,學生都是以小組的形式學習,采用英語教學,特別鼓勵學生參加對外交流,讓其接觸外國及外面文化港大畢業生就業率升學率及薪酬水平均為全港高校之冠?,F有建筑學院、文學院、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10個學院,及其他教學單位包括研究生院、專業進修學院、數碼港學院及其他不屬任何學院的教研單位,如亞洲研究中心、佛學研究中心等教研機構。優勢特色專業主要有建筑、法律、生物工程及醫學院、商學院、工程學系、社會科學院等專業。
香港大學是香港其中一所學術排名最高的大學。根據《亞洲周刊》,香港大學在2000年于亞洲最佳大學的排名中位列第三。于《亞洲周刊》2000年亞洲最佳大學調查中香港大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于香港中文大學之后位列第二。香港大學于《英國泰晤士報》(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2007年的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八位。在2008年10月8日公布的最新《〈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二零零八全球頂尖大學排行榜》中,香港大學排名第二十六名。
2、校園
校園本部坐落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道以東、般咸道以南、羅便臣道以西、龍虎山以北。牙醫學院及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部位于西營盤的菲臘牙科醫院內。另有位于新界的嘉道理農業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鶴咀的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3、課程內容
一學年共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有十五個教學周和三個評估周
每個學生一般要在一個學年內選讀六十個學分(即一個學期三十個學分)
八成選修的科目在其主修學科的范疇內,其馀兩成則屬中、英文法,電腦知識,通識教育及跨學系等自選科目
學術評估一般在學期尾進行
除中文系的科目、日本研究學系的日文課程、教育學院的言語及聽覺科學課程和中文課程、法律學系的中國法律課程及中醫課程外,港大所有課程均用英語教授,功課與筆試亦采用英文。
中文系的科目用廣東話或普通話教授,選修的學生必須能操流利的廣東話和普通話,并懂中文書寫。
4、大學排名
以下為香港大學在多個主要大學排名里的名次:
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3):世界第201-300位之間,香港第2-3位;
QS世界大學排名(2013/14):世界第26位,亞洲第二,香港第一學府;
QS亞洲大學排名(2013):亞洲及香港第二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學排名(2012-13):世界第43位,亞洲第3位,香港第一;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聲譽排名(2013):世界36位,亞洲第五,香港第一;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3):兩岸四地高校中排第4位,香港第一。
香港大學已經連續三年(2010/11、2011/12及2012/13年)獲《QS世界大學排名》評為亞洲第一,世界22至23位不等;另也曾獲由同一機構發表,但與上述主要的世界大學排名不同的地區性排名《QS亞洲大學排名》,在2009及2010年列為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有關院校一直強調,不同的大學排名均由不同的組織所制定,故沒有劃一標準,而且不同標準的比重在各個排名中亦有參差,各有利弊,故以上只為參考。
5、校長致辭
香港大學于一九一一年成立,是本地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在剛過去的一個世紀,大學秉承創新知識、教育傳承和服務社群的宗旨。香港大學及其畢業生與這個城市一起成長,是名副其實的香港大學。今天,香港大學能夠被國際認可為一所以研究為主導的綜合性大學,實有賴各前線人員的努力和學者在研究所作的貢獻。
在香港大學內,擁有參與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由帶領及指導我們的學生,到支持研究人員并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從聆聽社會上不同的聲音并和各方人士合作,到與社會和世界分享我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我們均致力于與社會合作,協力發展,這些都是我們賴以成功的因素。
所以,無論您現時身在何方、與我們的距離有多遠;無論您是我們未來或是現時的學生、研究人員、教職員、非教學人員、校友、家長、訪客或支持者,我希望這網站能加深大家對香港大學的認識。
讓我再一次感謝您們付出的時間,歡迎蒞臨香港大學!
6、校園建筑
香港大學校園本部坐落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道以東、般咸道以南、列堤頓道和巴丙頓道以西、大學道以北。
香港大學校園內設有4個文娛中心給同學使用,分別為: 徐朗星文娛中心、莊月明文娛中心、薄扶林文娛中心及方樹泉文娛中心。 各文娛中心外分別設有劇場、食肆、排舞室、禮堂等設施供同學使用。其中某部分亦開放給公眾使用,如位于莊月明文娛中心的兩間食肆。另外于薄扶林道設有兩個體育館,分別為何世光夫人體育館及賴蒙廉夫人體育館,館內有排球場、籃球場、手球場、壁球場、健身室及一個25米游泳池等設施。此外于沙灣徑設有何鴻燊運動場,場內設有一個天然草及兩個人做草場,可用作11人足球、曲棍球、壘球等活動. 此外亦設有6個膠地網球場及一個50米的標準游泳池。
本部大樓
香港大學建于1910年2月26日,這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筑就是本部大樓。大樓用文藝復興期建筑模式的花崗石柱廊所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風格。本部大樓不僅是文學院的大本營,張愛玲就曾于1939年在這里的文學院讀書。這里同時也是港大學生拍攝畢業照的首選地。其中的陸佑堂,是電影《色戒》學生們演戲的劇場取景地。
大學堂
位于薄扶林道山頂,揉合了都鐸及歌德式建筑特色,引人注目。大學堂于1861年由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興建,作為公司總部及寓所,因此取名為“杜格拉斯堡”。1894年,一個法國傳道團買下了這幢建筑物,并大舉修葺及增建,后于1953年遷出。香港大學在1954年收購了這幢建筑物,并自1956年辟作男生宿舍,改稱大學堂。
大學堂之外有設計優雅的梯級,而于內部則有古色古香的圖書館及螺旋式樓梯,都是該建筑物的特色。多套香港電影曾于該建筑物取景,包括《流氓俠醫》、《玻璃之城》等。
鄧志昂樓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筑物,位于香港港島薄扶林道本部校園,鄰近薄扶林道,由鄧肇堅爵士父親鄧志昂于1929年捐助建成,作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之用。
鄧志昂樓為1座樓高3層之平頂建筑,外墻鋪以洗水批蕩,裝飾花紋簡樸。2樓外墻有5個小陽臺。大樓于1931年9月28日由當時之香港總督貝璐爵士揭幕?,F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孔慶熒樓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筑物, 位于香港港島薄扶林道本部校園,本部大樓出口對面。大樓于1919年落成啟用。其外部自1985年起成為香港法定古跡。原為港大學生會大樓,現為文學院音樂系使用。
嘉道理樓
香港大學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曾榮膺過亞洲最佳建筑物,原因是其擁有的高科技設計,足以與香港匯豐銀行大廈分庭抗禮。
這座十層高的大樓由八支十米高的倒金字塔形支柱支撐,而在對稱的鋼質弧形屋頂之下,是大樓的核心部分 ── 擁有高科技含量的實驗室。評審團指這座建筑物以嶄新的手法演繹了完美的建筑概念,實驗室的設備能配合日新月異的科學研究,不但延長了建筑物的壽命,也減低了在建筑物改動過程中能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
舍堂
“舍堂”是香港大學為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希望透過學生自行組織活動、彼此學習,達致課堂和學術以外的“全人教育”?!吧崽媒逃钡母拍钤醋杂鴦?、牛津等大學的“學院制”,但港大的舍堂從一開始就不具備學院的學術教學及獨立招生功能,而衍化為只保留社交和課外教育功能的“舍堂”。舍堂主要是住宿性的,同時擔當學生宿舍的角色,然而港大亦有純粹供學生居住而沒有任何學生組織的“學生住宿樓”。除此之外,港大亦有非住宿舍堂。舍堂的活動多姿多彩,但時間上多集中于晚上至凌晨,而且有部分是住宿生必須參加的?!皩W生住宿樓”只有男女各三十六個宿位,對于居于較遠離港大的學生來說,變相只有舍堂可供選擇。由于很多舍堂每年重新審訂宿生資格(re-admission)是基于舍堂內活動的表現,希望專注學業或不希望參與太多課外活動的學生只能租住附近的私人住宅或申請非舍堂的學生宿舍(student flat),另外在外租房的內地學生可以得到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cedars)的經濟補助。
現時香港大學共有十三所住宿舍堂及三所非住宿舍堂,十三所住宿舍堂為:何東夫人紀念堂、利希慎堂、利銘澤堂、利瑪竇宿舍、李國賢堂、圣約翰學院、施德堂、太古堂、大學堂、偉倫堂、馬禮遜堂、李兆基堂及孫志新堂。三所非住宿舍堂分別為康寧堂、根德公爵夫人堂、李志雄紀念堂。其中何東夫人紀念堂及根德公爵夫人堂為女生舍堂,利瑪竇宿舍、大學堂、馬禮遜堂(本科生部分)及康寧堂為男生舍堂,其余為男女混合舍堂。另外利瑪竇宿舍由天主教耶穌會主辦、圣約翰學院由基督教圣公會主辦,行政上皆獨立于香港大學。
港大歷史上還曾有圣母玫瑰堂,惟因故停辦。明原堂于1992年搬遷,易名為利希慎堂。馬禮遜堂曾于1968年停辦,2005年重開;然而主辦者已由倫敦傳道會及后來的中華基督教會變為大學本身。
現時,香港大學擁有三個舍堂村,即是:
沙宣道舍堂村—沙宣道6號(1992年落成):偉倫堂,利希慎堂,利銘澤堂,何善衡夫人堂(醫科生宿舍);
賽馬會第一舍堂村—薄扶林道91號(2001年落成):何東夫人紀念堂,施德堂,何添堂(多用途禮堂)(利瑪竇宿舍雖然在地理上與舍堂村非常接近,但并非舍堂村的一部分);
賽馬會第二舍堂村—薄扶林道109號(2005年落成):Morrison Hall、孫志新堂、李兆基堂;
另外,三個舍堂村之外還有University Hall(大學堂);
港大正計劃于堅尼地城龍華街多興建四所舍堂,預計將于2012年落成,耗資約五億港元。2012年9月,位于堅尼地城龍華街的住宿書院(Residental College on Long Wah Street)已經部分入住。
圖書館
香港大學圖書館建于1911年香港大學創立之時?,F包括總館和馮平山圖書館、牙科圖書館、醫學圖書館、法律圖書館、教育圖書館、音樂圖書館等6個分館。
根據香港圖書登記法的規定,該館接受所有在香港出版的圖書和期刊的繳送本。1988年6月館藏圖書90余萬冊現刊7500種過刊8000種縮微膠卷1.2萬余卷,縮微平片約3萬張,視聽資料6000余件。登記的讀者約3萬人閱覽座位1400個,其中有800 多個設在總館。1987年,有工作人員165人。
總館擁有40余萬冊圖書及非印刷型資料;不常利用的圖書資料貯存校外。館藏每年凈增3.5 萬冊??傪^藏書中有關香港及中國內地、遠東、東南亞等地的資料較為豐富。
馮平山圖書館主要收藏中文圖書。創辦人馮平山(1860~1931)原為香港大學永遠值理,任職期間,看到香港大學偏重英文,漠視中國文化,極為痛心。乃在香港大學內積極籌辦中文學院。學院成立后為配合學院師生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需要,又捐贈一所專門收藏中文圖書的中文圖書館,并對社會開放。1932年開館前一年馮平山去世。為紀念他捐贈中文圖書館的功績,特將該館命名為“馮平山圖書館”。館內設有普通閱覽室和報刊閱覽室。1951年劃歸香港大學圖書館館長管理,成為香港大學圖書館的一部分。1961年香港大學圖書館新館館舍建成。1962年馮平山圖書館亦遷入新館,保留馮平山圖書館的名稱。原館舍改為馮平山博物館,由東方文化研究院管理。1984年該館中文藏書已達25萬余冊期刊4500種,報紙114種。藏書中有善本400多種,其中有些是海內外名貴的珍本、鈔本、孤本。此外,對香港、廣東等地的地方文獻收藏亦極為重視,如香港的史地、社會及文化資料,香港各社團、宗親會、同鄉會的出版物,廣東省的資料、檔案、族譜,有關孫中山的資料,廣東人的著述和廣東機關團體的出版物等。
醫學圖書館藏有圖書7萬冊,期刊1400種縮微平片1萬張。配備的計算機終端,除與ORBIT和DIALOG資料庫聯機外還可檢索澳大利亞MEDLINE網的資料。牙科圖書館藏有圖書1.3萬多冊,期刊 320種縮微膠卷600卷和縮微平片 1.7萬張。備有館藏聯機目錄供讀者利用。法律圖書館藏書2萬余冊,期刊500種,著重收藏英聯邦的法律資料。教育圖書館藏有圖書1.6萬冊期刊100 種及2000多件非書資料。音樂圖書館藏有圖書4000冊,現刊40種和大約1500件非書資料。
7、院系介紹
現時香港大學有十個學院,分別為建筑學院、文學院、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其他教學單位包括研究生院、專業進修學院、數碼港學院及其他不屬任何學院的教研單位,如亞洲研究中心、佛學研究中心、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港大一向推崇高素質教學,為使學生除汲取其本科專業知識以外,能同時有多方面的發展,港大于數年前進行改革,每個學系除了有其獨特的課程目標和設計,亦采取以下的共同方針:
發掘學生的才智及個人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
提高學生的語言及溝通能力(包括中文、英文和電腦知識水平)
開拓終生學習的機會,使學生更能適應社會及工作環境的急速變化
提供多元化教育,不斷擴闊學術領域
擴闊學生的國際社交層面,體驗不同文化
研究生院
專業進修學院(HKU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簡稱SPACE學院,跟其它學院一樣,SPACE學院系香港大學的直屬學院,為非牟利機構,致力于為在職人士提供有助個人、專業和事業發展的各種學習機會。經過50年的發展,SPACE學院成長為全球五大專業人才培養機構之一,與紐約大學、倫敦大學齊名。不斷為內地學員提供各類深造機會。學院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近60所海外的大學及教育機構有合作。學院的專業課程還與眾多頂級國際專業協會資格掛勾。該校全院有大約900名全職工作人員,和2000名兼職教員。成立至今已有180萬人次修讀過學院的課程。每年的報讀人次超過十萬,2007 至2008學年,人數更相當于約20000名全日制學生。
學院所舉辦的課程包括博士、碩士、研究生、高管課程,以及學士、副學士等,自2001年,香港大學SPACE學院就開始與內地高校開展合作,在內地推出各種專業應用型研究生課程,2010年正式成立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將更多優質課程帶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實現香港大學“為中國而立”的理念。迄今為止培養了5000多名具有前瞻視野、戰略思維、專業出眾、及執行力強的復合型高級商業管理人才。2013年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憑借其在內地發展的突出成績,榮膺HKU SPACE頒發的2011-12年度「主席大獎」。
與一般的繼續教育和進修培訓機構不同,經過50多年的發展,SPACE學院有著完整有效的質素保證機制。SPACE 學院所有課程均由全職教學人員設計及管理,并由經驗豐富、資歷深厚的兼職教員輔助。學院的學術質素保證機制由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評審,并獲認定為典范。就讀SPACE學院學生有很多已經是有各種學位的在職人員,他們上學的目的是為了在專業方面能夠及時更新知識與掌握各種專業技能,或者轉換職業發展的跑道。在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SPACE學院為香港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有力地助力了香港經濟的騰飛。
數碼港學院
不屬任何學院的教研單位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細胞生物研究中心,內分泌及糖尿病研究中心,材料科學中心,亞洲研究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認知科學中心,英語中心,電子商業科技研究所,通識教育組地理及土地信息系統研究中心,香港問題為本學習中心,國際電動汽車研究中心,運動及潛能發展研究所,分子生物研究所,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嘉道理農業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心臟血管研究所,婦女研究中心
8、課程設置
經濟學,金融學,經濟金融學,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法學,社會科學,政治學與法學,英語教育,言語及聽覺科學,運動科學及康樂管理,文學,新聞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化學,地球科學,電機工程 ,信息系統,環境生命科學,統計學,機械工程,電子及通訊工程,通信工程,計算器工程,建筑學,土木工程,測量學,環境與安全類,環境工程,醫學工程,牙醫,中醫全科學士,護理學,食物營養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及科技管理,會計及財,后勤工程及物流管理,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社會工作,動植生物工程學,生物訊息學
9、專業設置
建筑學院:建筑系房地產及建設系
文學院:中文系,比較文學系,英文系,藝術系,地理系,歷史系,日本研究系,語言學系,音樂系,哲學系,美國研究中心,語文研習所
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商學院,經濟及金融學院
牙醫學院
教育學院:資訊科技學部,語言及文學學部,學習、發展及多樣性學部,公共行政及社會科學教育學部科學,數學及計算機學部,言語及聽覺科學學部,特殊教育發展中心,教育領導研究中心,教育資訊科技中心,比較教育研究中心,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英語教育教師中心,香港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華正中國教育研究中心
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電機電子工程系,工業及制造系統工程系,機械工程系
法學院:法學系,法律專業學系,國際金融法亞研究所,比較及公共法中心
醫學院:癌癥研究中心,臨床試驗中心,麻醉學系,解剖學系,生物化學系,臨床腫瘤系,社區醫學系,放射診斷學系,醫學系,微生物學系,護理學系,婦產學系,骨傷學系,兒童及青少年醫學系,病理學系,藥理學系,生理學系,精神醫學系,外科學系,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分子生物研究所,醫學教育組,中醫藥學院
理學院:植物學系,化學系,地球科學系,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系,數學系,物理系,統計及精算學系,動物學系
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心理學系,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社會學系,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類學研究中心,犯罪學中心,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公民社會及監督中心,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民意計劃,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香港賽馬會自殺研究及預防中心
研究生學院
專業進修學院
數碼港學院
10、對外交流
港大成立的“香港大學世界聯系網”,每年為校內約十分之一的同學提供到海外學習的機會,與世界逾一百五十所院校開展學生交換計劃,與全球三百多所院校及科研機構進行教研合作。
學生至優
歷年新生入學成績顯示,港大是全港最優秀學生首選的大學,而港大內地生在內地高考成績為本港院校所收內地生中成績最佳者。
出路理想
港大積極聯系國際機構如匯豐銀行、IBM等,安排實習職位,就業機會遍布世界各地。港大畢業生為各大企業機構聘請人才的首選,就業及升學率和薪酬水平均為全港院校之冠。
行業翹楚
港大以培育領導人才為社會國家作貢獻為使命,建校以來,畢業生遍布海內外著名企業機構并在財經工商、文教社政、醫學科研等各界別擔當領袖。
11、學校人事
《大學條例》(The University Ordinance)規定大學校監為香港的總督,即主權移交后的香港行政長官。大學校監為梁振英,副校監為李國寶,大學議會主席為馮國經,校長為徐立之教授,執行校長為王于漸教授,副校長為李焯芬教授、李行偉教授、麥培思教授、譚廣亨教授。校長會同副校長執行大學議會訂立的政策。
12、歷任校長
年份 校長
1910 - 1912 盧吉勛爵 (Lord Frederick Lugard,香港第十四任總督)
1912 - 1918 儀禮爵士 (Sir Charles Eliot)
1918 - 1921 Prof. G. P. Jordan
1921 - 1924 Sir William Brunyate
1924 - 1937 康寧爵士 (Sir Hornell)
1937 - 1949 Dr. Duncan Sloss
1949 - 1964 賴廉士爵士 (Sir Linsay Ride)
1964 - 1965 紐魯斯博士 (Dr. W. C. G. Knowles)
1965 Prof. A. J. S. McFadzean
1965 - 1972 Dr. Kenneth E. Robinson
1972 - 1986 黃麗松博士
1986 - 1995 王賡武教授
1996 - 2000鄭耀宗教授
2000 - 2002 戴義安教授(署任)
2002 - 2013 徐立之教授
2013 - 馬斐森
13、重要事件
鐘庭耀
鐘庭耀事件又稱港大民調風波。2000年7月,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鐘庭耀博士,于《南華早報》和《信報》中發表文章,批評行政長官董建華透過第三者向他施壓,要求他停止對政府及行政長官的民望進行民意調查。由于特區政府反應強烈,批評此舉損害了董建華及政府的形象,希望鐘庭耀清楚交代事件,加上傳媒及公眾不斷要求鐘庭耀公開第三者的身份,鐘氏終于在數日后公開第三者乃是當時的港大校長鄭耀宗教授。他指出,有關施壓的信息是由當時的校長鄭耀宗,透過副校長兼鐘氏的論文老師黃紹倫教授向他傳達的。這引起了當時社會的驚訝及批評,指特區政府不應干預學術自由。
后來,港大校務委員會成立一個由校務委員會主席楊鐵梁領導,并由另外三名終審法庭的退休法官組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鐘庭耀事件”作出調查。在聆訊其中,各方唇槍舌劍,包括路祥安本人也被傳召作證,發表著名的鸚鵡論。經過在同年8月的十一日聆訊,調查委員會終于在9 月1日發表長達74頁的報告。調查委員會一致認為,行政長官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在市民對政府支持率下降的情況下,希望阻止不利的民調結果進一步打擊港府聲望。
報告指出,鄭耀宗以及路祥安曾經在1999年1月6日進行會面。會面期間,路祥安要求港大想辦法停止屬下的部門發表對特首施政不利的消息。鄭耀宗及后在港大校內的高層會議上,曾表達過特首對民調的關注,并且囑咐黃紹倫向鐘庭耀表達;而黃則先后兩次基于這政治考慮而向與鐘會面,反映對民調工作的意見,并向對方要求不要再發表不利特首施政的消息,否則會逐漸收緊(即黃紹倫向鐘庭耀說的“陰干”)民意研究計劃的經費。路祥安在報告中被批評是“差勁及不誠實的證人”,而鐘庭耀則是事件中的關鍵人物中唯一在說真話的。調查委員會亦認為,肯定黃紹倫是受鄭耀宗的囑咐和在政治動機下,暗地里向鐘庭耀傳達一個被視為壓抑其學術自由的訊息,迫使鐘停止民調工作。調查報告并沒有就董建華與此事的關連作出結論。
調查報告發表后,路祥安、鄭耀宗及黃紹倫均不接受對他們的指控,并表示不會辭職。在社會、輿論,以至校內教職員(包括多位院長、副院長等)、學生及舊生的強烈下臺聲下,鄭耀宗及黃紹倫發表公開信作出請辭,主要理由是港大的聲譽已因事件受損,造成內部分裂,為了港大的整體利益及道德上的責任而辭去職務。而校務委員會其后在當日傍晚的討論,只對獨立委員會提交的調查報告存而不論,只是“閱悉”該份報告,希望可以盡快平息有關紛爭,重建港大聲譽。而董建華則為路祥安辯護,并形容路祥安為人“誠實可靠”,完全適合繼續當他的助理。最終路祥安并沒有因此事立即下臺,并繼續任職至將近董建華辭職之時,才被調回東方海外。
醫學院命名
2005年5月7日,港大宣布獲李嘉誠先生及李嘉誠基金會承諾十億港元捐款,5月18日港大建議將醫學院命名為李嘉誠醫學院以表彰李嘉誠先生及其基金會的慷慨捐贈,并獲港大校務委員會一致通過。此決定曾引起醫學院舊生的關注及反對,但經咨詢后校方表示將維持原來決定,而李嘉誠先生亦發公開信表示“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香港大學醫學院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命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反對把醫學院命名人士有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他聲言將發起全球港大醫學院校友籌款,以贖回醫學院原名。另一港大醫學院校友謝鴻興亦反對命名,命名當日亦會發起抗議活動。
14、交通路線
23路:中環-香港大學西閘
上行:琴行街--新都城大廈--長康街--炮臺山地鐵站--清風街--皇仁書院--摩頓臺--興利中心--堅拿道東--北海中心--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修頓球場--晏頓街--太古廣場--香港公園--堅麗閣--明愛中心--些利街--樓梯街--堅道花園--豫苑--錦翠園--正街--香港大學東閘--香港大學西閘--何東夫人堂--蒲飛路巴士總站
下行:蒲飛路巴士總站--何東夫人堂--香港大學西閘--香港大學東閘--正街--錦翠園--豫苑--堅道花園--樓梯街--些利街--明愛中心--堅麗閣--香港公園--太古廣場--晏頓街--修頓球場--軒尼詩道官立小學--北海中心--堅拿道東--興利中心--摩頓臺--皇仁書院--清風街--炮臺山地鐵站--長康街--新都城大廈--琴行街
15、知名校友
孫中山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傅秉常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中華民國司法院副院長
林謀盛陸軍少將、新加坡民族英雄
何鴻鑾港英政府官員,何啟東家族成員
衛奕信前香港總督
曾鈺成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的首任主席,現任香港立法會主席
張愛玲中國現代女作家
朱光潛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胡燕青香港著名基督徒作家、詩人,浸會大學副教授
林燕妮香港著名女作家,素有“才女”的稱號
王寵益病理學家,香港大學首位華人教授
黃麗松香港大學首位華人校長,化學家
簡悅威國際知名遺傳學家,英國皇家科學院首位華人院士
郭斌和語言文學家
何建宗紅潮研究專家、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和環境學課程主任
梁智仁香港公開大學校長及世界矯形及創傷外科協會主席
李心平國際膽管及膽石權威,現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袁國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世界知名的傳染病專家
范上達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肝臟移植權威,有“換肝之父”之稱
周錫年香港富商,為香港首位華人耳鼻喉科醫生
方心讓香港著名骨科醫生,香港復康會創辦人
莊月明香港富商李嘉誠的表妹兼發妻
馬時亨前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任志剛香港金融管理局前任總裁
許鞍華香港著名女導演
梁乃鵬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行政主席、聯意制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載通國際九龍巴士董事長
李汶靜無線電視中英文臺記者、新聞主播及公共事務部節目主持及監制
黃沾香港著名作家、詞曲家
林夕
姚明原名梁偉文,華語樂壇著名詞作家
姚明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華人運動員之一,曾獲7次NBA“全明星”。被中國體育總局授予“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中國籃球杰出貢獻獎”。
16、學校?;?/strong>
香港大學的?;帐歉鶕y章學院的建議而訂立的,并于1913年5月14日獲得了盾形徽章和校訓。早于1912年10月,香港大學已于一封給紋章學院的信 中提到了盾形徽章的設計??上У氖?,徽章設計者為誰已不可考,但據推測應為一位熟悉紋章學的歐洲人。從徽章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出早期的大學興辦者對香港大學的期望,希望將大學發展為一所中西合璧的大學。1981年,在香港大學七十周年的同時,大學向紋章學院申請一個完整的大學紋章,添加部分包括冠頂及扶持盾牌的獸形,此項申請于1984年獲學院審核批準。香港大學亦因此項批準而成為香港唯一一所擁有完整紋章的大學,顯示出大學歷史悠久的一面。
17、入學方式
1、通過高考,香港大學在評核考生時會先參考考生的高考總分及英語單科成績如考生達到一定的水準會被邀請參加面試。然而在決定錄取名單時港大會綜合考慮考生各方面的成績。
2、參加國內預科班,語言達到標準后赴香港讀香港大學副學士,副學士畢業兩年畢業后可以申請入讀香港大學大二或大三課程(根據副學士期間成績決定入讀年級)。
18、申請要求
副學士、高級文憑:高中在讀生或者應屆高考生,持高中學歷的成年在職工作人員或者大專學生。
本科: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應屆內地高考生均可申請報讀香港大學。
研究生:申請人必須持有認可大學頒授的學士學位,應屆畢業生在課程開始之前若能獲取所需學歷資格亦可申請入學。此外,某些學位課程會有更具體的要求,會通過安排筆試或面試進一步測試申請人就讀該課程的能力。
19、招生計劃
2013年香港大學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
2013年,香港大學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已經啟動,將在內地招生300人左右,所有想申請的內地學生都可登錄香港大學的網站報名。
2012年,香港大學與劍橋大學推出了聯合招生計劃,這個計劃受到眾多內地學生的歡迎。在報考港大的12438名考生中,超過5000人同時報考了這個項目。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建筑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Architecture 香港大學建筑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Housing Management 香港大學房屋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香港大學園林建筑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Conservation 香港大學房屋保護學理學研究生學位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Conservation 香港大學建筑保護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香港大學建筑計劃管理理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Real Estate 香港大學不動產學理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Urban Planning (Full-time)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全日理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Urban Planning (Part-time)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業余理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Urban Design 香港大學城市設計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Design and Management) 香港大學各學科間設計及管理學理學研究生學位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文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香港大學香港國史研究文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香港大學漢語言文學文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Studies 香港大學英語研究文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Arts in Linguistics 香港大學語言學文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Ar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香港大學文學文化研究文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Ar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香港大學應用語言學文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Buddhist Studies 香港大學佛教學文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Fine Arts in Creative Writing in English 香港大學英文創意寫作藝術研究生學位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nglish Studies 香港大學英語研究研究生學位
PD Certificate in Chinese Language 香港大學漢語言研究生學位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商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香港大學商務管理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Global-Asia) 香港大學高級商務管理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Economics 香港大學經濟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Finance 香港大學金融學研究生學位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牙醫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Dental Surgery - Endodontics 香港大學牙髓學牙科研究生學位
Master in Dental Surgery - Implant Dentistry 香港大學牙齒植入牙科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Dental Surgery -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香港大學口內與上頜科牙科研究生學位
MDS -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aedics香港大學 畸齒矯正學牙科研究生學位
Master in Dental Surgery - Paediatric Dentistry 香港大學兒童牙科牙科研究生學位
Master in Dental Surgery - Periodontology 牙香港大學周病學牙科研究生學位
Master in Dental Surgery - Prosthodontics 香港大學假牙修復學牙科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Dental Materials Science 香港大學牙科材料學理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munity Dentistry 香港大學牙科群落理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General Dentistry 香港大學牙科理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Implant Dentistry 香港大學植入牙醫學理學研究生學位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教育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Education 教育學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信息教育學理學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圖書信息管理理學碩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ducation 教育學研究生學位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Advanced Educational Studies 高等教育研究生學歷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工程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學理學碩士
M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Internet Computing 電子商務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房屋設備工程學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環境工程學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Infrastructure Project Management) 公共建設管理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Structural Engineering) 結構工程學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交通運輸工程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電子工程學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程管理學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機械工程學理學碩士
MS in Engineering in Energy Engineering 工程學理學碩士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法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Laws 法學碩士
Master of Laws in Chinese Law 中國法法學碩士
Master of Laws in Corporate and Financial Law 公司法法學碩士
Master of Laws in Human Rights 人權法法學碩士
ML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信息技術知識產權法法學碩士
Master of Laws in Arbi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仲裁糾紛法學碩士
Master of Common Law 不成文法碩士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醫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stream of Internal Medicine 中醫內科學碩士
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中醫針灸碩士
Master of Medical Sciences 中醫學碩士
Master of Nursing 護理學碩士
Master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 (Psychosis Studies) 心理學醫藥碩士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公共衛生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Chinese Medicines 中醫藥學理學碩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兒科研究生學位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Community Geriatrics 老年社區研究生學位
PD in Communit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藥學研究生學位
PD in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s in Internal Medicine內科診斷和醫療研究生學位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Infectious Diseases 傳染病學研究生學位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理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環境管理理學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Geosciences 地球科學的應用理學碩士
MS in the field of Food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食品業的管理和營銷理學碩士
MS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and Toxicology 食品安全和毒理學理學碩士
Master of Statistics 統計學碩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arth Sciences 地球科學研究生學位
香港大學研究生專業錄之社會科學學院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Arts in China Development Studies 中國發展的研究文學碩士
Master of Arts in Transport Policy and Planning 運輸政策和規劃文學碩士
Master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統碩士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國際時事碩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國際事務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Journalism 新聞學碩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Journalism 新聞學研究生學位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碩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Behavioral Health 行為保健社會科學碩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Counselling 輔導學社會科學碩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Criminology 犯罪學社會科學碩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Gerontology 老年醫學社會科學碩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Mental Health 心理健康社會科學碩士
MSoSc in Social Service Management 社會服務管理社會科學碩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Social Work 社會福利工作社會科學碩士
Master of Social Work 社會工作碩士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Psychology 心理學研究生學歷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地理信息學研究生學位
20、報名程序
遞交申請
申請表格可于香港大學中國事務處網址下載。
遞交申請表格時必須附呈以下文件:
身份證復印本 (必須以‘A4’紙張復印);
高中成績表復印本 (必須以‘A4’紙張復印);
已繳交入學申請費之證明 (匯票或匯款單據正本);
申請人亦需在國家統一高考放榜后把高考成績單傳真到本校中國事務處。
申請人于申請表上所填寫之數據只作申請入學之用。申請人須確保所有填寫的內容真確無誤,本校有權要求申請人出示有關證明以作核對;若申請人不能提供所需數據,本校有權拒絕其申請,或取消其錄取資格,所有已繳交的申請費及/或學費亦不會退還。
所有的申請結果及考試安排將在網上公布,申請人如有任何查詢,請與本校中國事務處聯系。若需更改個人資料,請以書面形式通知本校。
所有填妥的申請表格須于二零零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或以前郵寄或直接遞交本校中國事務處。逾期申請,概不受理。
申請費用
二零一叁年至二零一肆年度入學申請費為港幣三百五十元正;無論錄取與否,入學申請費一經繳交,概不退還。
填表須知
1、除特別列明外,申請表格須以英文填寫。
2、申請人填寫申請表格前,請先閱讀香港大學本科生課程手冊2012-2013 。
3、申請人須于申請表內清楚注明其戶籍及學籍所在地的省份或城市的名稱。
4、申請人須于申請時按優先次序列出所選報的三個課程。
入學申請
學位授予
項目特色
課程介紹
研究生申請要求:
平均GPA(211/985學校):85
平均GPA(非211/985學校):85
最低雅思:6.5
研究生申請要求:
平均GPA(211/985學校):85
平均GPA(非211/985學校):85
最低雅思:6.5
師資力量
學習方式
隱私條款
×富文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富文”或“我們”)一貫重視對于個人信息和隱私的保護。我們將按法律法規要求,采取相應安全保護措施,盡力保護您的個人信息安全可控。您在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時,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本《隱私政策》(以下簡稱“本政策”)收集、儲存、使用及對外提供您的個人信息。
本政策適用于富文產品及服務,包括富文官方網站(域名為szfwpx.org.cn)和富文官方APP。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政策不適用于其他第三方通過前述網頁或客戶端向您提供的服務。例如您通過富文開放平臺下載使用的第三方應用或者第三方依托富文產品向您提供服務時,您向第三方提供的信息不適用本政策,請另行查閱相應的政策規定。
在您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前,請務必仔細閱讀并理解本政策,尤其是其中加粗的條款。我們會在富文官方平臺上登載本政策。當您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時,即視為您已經閱讀、理解并同意本政策及其不時更新的版本,同意我們按照本政策的約定收集和使用您的個人信息。
1.我們收集您個人信息的內容、目的
1.1收集內容
我們向您提供產品和服務時,可能會收集、儲存和使用您的下列“個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您的姓名、年齡、性別、學歷、職業、任職單位、身份證號碼、使用語言、郵編、個人圖像、郵寄地址、電子郵件地址、社交賬號及昵稱、其他聯系方式、在校表現等。
1.2收集、儲存和使用目的
我們承諾在下述目的范圍內收集、儲存和使用您的個人信息:
2.我們如何收集您的個人信息
2.1您向我們提供的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
2.2我們在提供產品或服務時,主動收集的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
2.3Cookie
我們會通過Cookies和其他追蹤技術了解您使用我們網站的情況。通過Cookies收集的信息屬于不能單獨使用的個人信息,您理解并同意我們將會把通過Cookies收集的信息與您的其他信息結合使用。大部分網頁瀏覽器會自動打開Cookies,您可以隨時調整您的瀏覽器設置,選擇關閉Cookies。然而,Cookies能讓您享受我們更優質、更個性化的服務,如果您關閉了Cookies,可能無法完全體驗我們網站上提供的所有服務,所以我們建議您將其設置為打開狀態。
2.4請注意,您向我們提供的或我們收集的您的個人信息中可能包含您的敏感個人信息,如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請您謹慎并留意敏感個人信息,您同意我們可以按本政策所述的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敏感個人信息。
3.我們如何共享、轉讓、公開披露您的個人信息
我們尊重您的個人隱私并遵守相關的法律和法規,我們承諾嚴格保密所收集的您的個人信息,并且不會將您的個人信息非法出售給他人。
3.1共享
3.1.1為促進合作,推出優質及更新的產品及服務,我們可能會向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您必要的個人信息。我們的授權伙伴無權將共享的個人信息用于任何其他用途。
3.1.2根據法律法規規定,或按政府主管部門的強制性要求,對外共享您的個人信息,無需事先征得您的授權同意。
3.1.3只有在獲得您的明確同意后,我們才會向前述3.1.1、3.1.2提及的主體之外的其他方共享或提供的個人信息。
3.2轉讓
我們不會將您的個人信息轉讓給任何公司、組織和個人,但以下情況除外:
3.2.1獲得您的明確同意后;
3.3公開披露
我們僅會在以下情況下,公開披露您的個人信息:
3.3.1獲得您的明確同意后;
3.3.2基于法律的披露:在法律、法律程序、訴訟或政府主管部門強制性要求的情況下,我們會公開披露您的個人信息。
3.4我們會在共享、轉讓、公開披露前,確認第三方的管理體制及傳輸風險。
4.我們如何保護您的個人信息
4.1我們使用符合業界標準的、合理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保護您提供的個人信息,防止數據被未經授權訪問、公開披露、使用、修改、損壞或丟失。
5.您對個人信息享有的權利
您可以選擇不提供您的個人信息,但我們將可能因此無法為您提供我們的產品或服務,也可能無法回應您在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時所遇到的問題。對于您可能因此遭受的損失,我們將不承擔責任。
5.1訪問您的個人信息:
您有權訪問或編輯您賬戶中的個人信息資料、更改您的密碼、添加安全信息或關閉您的賬戶等。
5.2更新您的個人信息:
當您發現我們收集、儲存、使用的您的個人信息有錯漏時,您有權要求我們做出更正。
5.3刪除您的個人信息
您可以向我們提出刪除個人信息的請求。若我們決定響應您的刪除請求,我們還將同時通知從我們獲得您的個人信息的第三方,要求其及時刪除,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其已獲得您的獨立授權。
5.4更改您授權同意的范圍
您可以改變您授權我們收集、儲存、使用個人信息的范圍或撤回您的授權。
6.本政策如何更新
我們可以修改本政策,并會在富文中國官方平臺上發布對本政策做出的任何變更。如有對您的個人信息的收集、儲存、使用產生重要影響的重大變更(例如,對應個人信息的聯絡方式及投訴渠道發生變化時),我們將以明示的方式通知您,說明具體變更內容等。
7.如何聯系我們
如果您對本政策有任何疑問、意見或建議,您可以通過聯系電話:+86-0755-86615181,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