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學校簡介
香港理工大學,簡稱“理大”(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縮寫“PolyU”),是一所既充滿活力又擁有驕人歷史的大學。理大畢業生的實用價值,更被雇主視為同儕之冠。大學在追求卓越學術水平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提供富實用性專業課程、培訓、應用研究及專業顧問等服務,支持工商企業長遠發展。理大位于紅磡海底隧道毗鄰,占地約九萬三千五百平方米。提供課程均能切合工商界及社會人士的需求。大學培育擁有專業知識和獨立思考,具備良好溝通技巧及廣闊視野的首選畢業生。讓學生可在選擇學科和學習進度方面更具靈活性。
1、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香港理工大學(簡稱“理大”)前身為“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成立于1937年。1947年更名為“香港工業專門學院”。1972年8月1日改組為“香港理工學院”。1994年11月25日,《香港理工大學條例》經香港立法局通過及刊登憲報后實行,“香港理工學院”正式升格為“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與紅磡海底隧道毗鄰,占地約九萬三千五百平方米。過去十年間,理大經歷了大規模又迅速的擴展。理大現為全港學生人數最多的教資會資助大學,提供的課程均能切合工商界及社會人士的需求。
理大毗鄰紅磡海底隧道,理大現為全港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資助的大學。理大開辦的專業多元化,包括學士、碩士、博士、副學士、高級文憑等課程。
大學并銳意培育既擁有專業知識和獨立思考,又具備良好溝通技巧及廣闊視野的首選畢業生。此外,理大又推行學分制,讓學生可在選擇學科和學習進度方面更具靈活性。
理大多年來已培育了近二十四萬名莘莘學子。這些畢業生在社會不同階層擔當獨特的角色,以其知識才能回饋社會,為本港經濟發展盡一分力。
所在州:亞洲
所屬地區:中國香港
具體地址: 香港九龍紅磡香港理工大學
院校類型: 大學
院校性質: 公立
課程階段: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
創立時間: 1937
資助體系: 獎學金設置申請人如高考成績優異,并符合理大的要求,可獲頒理大及個別學系所設立的獎學金,金額最高可達四十萬港元。
理大?;?/p>
理大標志以七十年代初香港理工學院的?;赵O計為藍本。?;盏膱A角代表理工英文拼寫的“P”及大學英文拼寫的“U”,而?;諆鹊淖帜浮癟”代表卓越科技,亦予以保留;而周邊開口的設計則代表大學將與世界作更緊密的聯系。
學校歷史
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于1937年成立,其時校址為灣仔活道。于1947年,改為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簡稱工 專,1970年代亦稱香港工業學院),提供全日制及兼讀課程。1957年,學院遷到紅磡現址。
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學院成立,接管原“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的校園及師資,開辦技術與實用科目文憑與高級文憑課程。1983年,獲批準開辦首批共5個學士學位課程。1986年,首屆哲學碩士生入學。1989年,獲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批準開辦首屆哲學博士課程。1993年,理工獲自我評審資格。1994年11月25日,《香港理工大學條例》經立法局通過及刊憲后實行,“香港理工學院”正式升格為“香港理工大學”。1999年7月,成立專業進修學院(The Schoo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xecutive Development SPEED),為成年人提供專業進修課程。2000年8月,厘定校訓、抱負、使命及價值觀。理大企業發展院成立,為工商界提供自負盈虧式的專業服務。與香港電訊(現為電訊盈科)攜手創辦香港首家網上大學——“香港網上學府”。2001年,推行該校第二個(2001-2007年)策略性發展計劃。理大正式宣布成立香港專上學院(Hong Kong Community College HKCC),提供多個范疇的副學士學位課程。2002年,首次取錄來自歐洲及亞洲的非本地學生修讀學位課程。9月,位于紅磡紅荔道學生宿舍啟用,為全日制學生提供舍堂教育。10月2日 11273名理大學生、校友、員工及其親友齊集香港大球場,一起砌出世界上最大的彩虹圖案,以慶祝香港理工大學建校六十五周年。是項紀錄獲《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確認。2003年由理大院士伍士銓牙科醫生和理大科研人員合力開發的一組太空儀器“巖芯取樣器”,是年隨歐洲太空總署的“獵犬二號”登陸船升空,遠征火星。2004年1月展開第7期及第8期校園發展計劃。2005年9月第7期發展計劃大部份完工,Y座亦投入啟用,并命名為“李兆基樓”。 2006年起每年招收約200多名內地學生。2007年9月,10000多名理大師生、校友、童軍在小西灣運動場砌出世界上最大的中國國旗和香港區旗,打破健力氏世界紀錄,以慶祝香港主權移交十周年暨香港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2008年 理大康復治療、健康科學專家以及義工在北京奧運盡展他們的專業才能,為參與各項賽事的國家隊運動員及世界各地的選手提供體能康復工作。中國在京奧名列金牌榜榜首后,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及中國奧委會于2008年10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表彰大會,會上并頒發特別貢獻獎予理大,以表揚理大的貢獻。2009 年元旦,唐偉章就任理大校長。2009年9月,設立人文學院(Faculy of Humanities),以取代過去的語文及傳譯學院(Faculty of Communication)。同年建立中國文化學系,設于人文學院。2009年10月,名列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全球200所最佳大學排名。 2010年1月,工商管理學院通過AACSB認證。
校園文化
校訓
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
發展目標
成為一所提供“首選課程”,培育“首選畢業生”的首選大學”。
使命
透過以下途徑,發展以專業為基礎的卓越學術水平:
提供以應用為本的課程,讓畢業生能學以致用。
進行切合工商界及社會需要的應用研究。 提供理想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全面發展學術以及個人的才能。
與工商界及專業團體發展密切的伙伴關系。
為在職人士提供進修課程,以利終身學習。
價值觀
奉行以下的價值觀,作為成功的基礎:
人才香港理工大學珍惜廉正的品格、自由和創造力;鼓勵教職員不斷進取,并勇于接受可承受的合理風險。藉著發展教職員的個人才能,以及將之互相配合,促進整體工作,發揮團隊精神。香港理工大學為學生及教職員提供理想的環境,讓他們可安心尋求及推動個人和大學的發展。
表現香港理工大學要求教職員有出色的表現,對其中表表者加以獎勵表揚。香港理工大學鼓勵創新、務實和創業的精神,以及在學術及管理方面精益求精。
生產力香港理工大學珍惜社會提供的資源,以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通過精簡的管理架構、高效率的程序、有效的制衡及完善的素質保證機制,取得高質素的成果。
伙伴關系在共同努力實現該校抱負之時,教職員彼此緊密合作。香港理工大學整體也是社會的伙伴,分享共同的目標和重視相互的利益。
2、大學排名
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3):排名在世界第301-400位之間,香港第4-5位。
QS世界大學排名 (2013/14):世界第161位,亞洲第26位,香港第5位。
QS亞洲大學排名(2013):亞洲第25位,香港第5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13-14):世界第251-275位,亞洲第34-38位,香港第5位。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3):在兩岸四地高校中排第13位,香港第4位。
3、IGDS專業
全名【香港理工大學綜合深造工程商業管理課程】,是香港理工大學與英國華威大學聯合培訓的課程,由香港理工大學與英國華威大學教學精英負責,并獲工商界大力支持,已在商業管理、資訊科技及工程技術領域有較深的發展。
學生培養
暑期培訓
理大實習培訓規模龐大,每年安排學生在本地、內地及海外共七百多家機構及企業接受暑期實習培訓。
交換生計劃
理大與十九個國家共一百五十多所海內外知名大學進行交換生計劃,每年選派五百多名學生前往海外或內地學府學習一個學期或一年。
領袖培訓
理大每年組織大型綜合訓練營,例如“歷奇訓練”和“青云路領袖培訓計劃 2.0 ”,讓學生通過互動的講座及密集的培訓,發掘個人潛能、培養團體精神及領導才干。
校企協作教育
理大積極提倡校企協作教育,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提高專業技能。本科專業學生可在就讀期間,參與實習工作及透過實際工作環境,把所學知識活學活用。
學生組織
內地學生在理大擁有自己的學生組織,稱為“中國內地學生協會”(簡稱“內協”),英文名為“Chinese Mainland Students' Association”(簡稱“CMSA”)。
內協以屬會(文化分部)的形式連接至理大學生會,在維系與本地學生良好關系的同時,亦受到學生會評議會(Union Council)在行政及財務方面嚴格的監管,以確保會員利益。
宗旨:
甲、服務內地學生,引導內地學生更好的適應在港的學習與生活。
乙、增進中國內地學生、香港本地學生及海外學生的學術及文化交流。
組織構架:
協會設有:會長一人,內務副會長一人,外務副會長一人,財務秘書一人,常務秘書一人,文化秘書一人,康樂秘書一人,體育秘書兩人,學術秘書一人,出版秘書兩 ,宣傳秘書一人,資訊秘書一人,福利秘書一人,服務秘書一人。
歷史:
第六屆內閣取名為“新愿”,會長蔣莉。
第七屆內閣取名為“期望(expectation)”,會長張路。
第八屆內閣取名為“樂力”,會長孫兆楠。
第九屆內閣會長徐亦寧。
第十屆內閣會長周圓
迎接新生來港前,內協積極與學生事務處(Student Affairs Office)合作,透過以下渠道,為新生排疑解難:
甲、線上伙伴計劃(Online Buddy Programme)
乙、內協論壇——下一站紅磡(CMSA Forum)
香港理工大學2013年內地新生QQ群:香港理工大學2013(244637129)
新生來港后,內協協助學生事務處舉辦為期一周的“迎新營”(Orientation Camp),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新生互相認識,熟悉學校的設施和香港的生活。
正式開學后,內協舉辦文化、藝術、康樂、體育等各類活動,為內地學生與本地學生、海外學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
學生概況
學生人數
以教資會資助的學生總人數計算,理大是全港學生人數最多的資助高等院校。
在2008-2009學年,該校獲教資會資助的課程共有注冊學生14975名,其中包括13360 名全日制學生及1515 名兼讀制學生。其中高等學位學生占 1199人,學士學位學生占9579人,非學位學生占4097人。此外,尚有13218名學員修讀理大的自負盈虧與外界資助課程。
學生服務
該校學生事務處專責處理學生的一般事宜,銳意為學生締造優良的學習氣氛,讓他們能專心求學,另一方面又提供一系列完善的服務及設施,以助學生達致個人成長,發揮學業和學業以外的潛能。該處積極為學生提供就業以至個人問題輔導,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財政援助,并致力開辦體育基礎課程,幫助學生全面成長。
為擴闊同學的視野,學生事務處每年開辦多項林林總總的輔助學習課程;所涉范圍包括文化藝術、史地哲理及人際關系等。
此外,全日制學生可享用大學醫療保健部提供的門診醫療及身體檢查服務,以及牙齒津貼保健服務。
就業情況
香港理工大學最新一期的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絕大部分二零零七年度的學位畢業生已成功就業,僅百分之一點四于畢業后六個月仍在覓職。由理大學生事務處進行的就業調查成功訪問了二千五百一十四名學位畢業生,當中有百分之九十七點八已于十二月找到工作或以全日制形式繼續升學;而百分之八十六點三已就業的畢業生在八月底已成功覓得第一份工作。受聘的理大學位畢業生平均月薪亦上升百分之八點九,由二零零六年的一萬一千八百二十六元升至二零零七年的一萬二千八百八十一元。
畢業生培育
鑒于雇主對入職后即能掌握實際工作的畢業生需求日殷,理大特于九七年暑假推行“首選畢業生培育計劃”,讓同學利用暑假接受在職培訓,累積專業工作經驗及了解實際工作環境的需要,使他們日后可成為雇主樂于聘用的首選畢業生。此計劃推出以來,即獲公共及私人機構支持。由 1997年推行該計劃以來,理大在 1100 多家海內外合作伙伴及協辦機構支持下,先后安排了超過9300 名理大生接受暑期在職培訓。由于反應熱烈,由九八年開始擴展至內地、澳洲、歐洲及美國的機構。
參與是項計劃的伙伴公司,均與理大簽定協議,每年為理大學生提供兩至三個月的在職培訓。
學生會
理大學生會為代表所有全日制學士學位及非學位課程學生的正式組織。
學生會成立的主要目標為:
促進會員團結并發揚自由及民主的風氣
以團結和獨立的精神代表全體會員
促進和保障會員在福利、文化、學術及道德規范方面的權益
加強會員的責任感及社會意識
為了促進同學彼此的關系和培養學生對理大的歸屬感,學生會每年均舉辦多項體育、文娛康樂、學術及文化交流活動,例如運動會、學生節、開放日及迎新等。
另一方面,學生會亦積極參與訂定校務政策的工作;該校多個委員會均有學生代表出任為委員,讓學生的意見能得到充分的反映。
研究生會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生會依照社團注冊條例注冊,是代表全日及兼讀制研究生的學生組織。該會的主要目的為:
促進校內研究生的知識交流及社交活動 ;
建立渠道與學校管理階層溝通 ;
發展與其他大專院校研究生在學術、知識及社交的聯系 ;
推廣研究生的福利。
發展計劃
理大的教職員宿舍“百粹苑”已被拆卸及重新發展,現址為酒店唯港薈,由香港理工大學所擁有,也會用作教學等用途。 由理大興建、位于紅磡站附近的紅磡灣校園,以及鄰近油麻地站的西九龍校園,現由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使用。 理大的第八期發展計劃預計于2012年完成。 理大的第三期學生宿舍預計于2012年落成,并提供1650個宿位。 有關地點位于何文田山谷道邨重建項目第三期,與理大主校園大約有20-30分鐘步程。 專供設計學院使用的“創新樓”(Innovation Tower)正在興建中,位于現時X座附近,樓高12層,由著名建筑師薩哈·哈帝(Zaha Hadid)所設計。此大樓預計于2012年落成。深圳虛擬大學科技園理大校園計劃
山區義教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發生這幾年來,香港學界一直致力支持災后相關工作。香港理工大學成功組織35名學生,上星期前赴重災區之一的綿竹市清坪鄉,深入地震遺址,為山區孩子籌組課程內容及義教,既讓孩子獲取知識,自己也認識到當地人刻苦樂觀的意志,是課堂上不能學到的難得體驗。學生更有機會與先后經歷“5.12”地震和2010年“8.13”泥石流兩次災害的受災戶傾談,細聽他們如何堅強面對逆境,心靈獲得徹底的洗禮。
初為人師
“以前看上去當教師挺簡單,特別是幼兒園教師”。理大會計和金融專業三年生黃玨霖與同學分成3組在清坪鄉幼兒園義教,在上課之前他們認真組織活動,準備好怎樣自我介紹、安排什么游戲等,但一走進教室,面對小朋友的歡呼鼓掌,課堂一度混亂:“我感到額頭直冒冷汗,怎么辦呢?”他笑言當時只能強令自己冷靜,才能恢復秩序,透過游戲開展課堂,“真正進了課室,才懂得當教師絕不是容易事”。
熱心教學
理大服裝和紡織專業三年生黃德成則帶領另一班四川小孩,“大風吹”、“老鷹抓小雞”等游戲相繼在教室、活動室、操場上展開,讓學生歡樂地學習。港生均認為,有關體驗難于大學課堂學到,只有在實踐中才有收獲。清坪鄉幼兒園園長孟富鳳則說,孩子對香港大學生到來均非常喜歡,她又贊揚港生對教育有熱誠,值得孩子學習。
探訪災民
除與孩子交流外,港生亦有機會與當地村民深入傾談,從他們的故事中獲得人生體會。理大會計金融系二年生岑藹琳、社會政策及行政系三年生朱德彪均指,聽了清坪鄉鹽井村人稱蔡阿姨蔡定清的故事,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在“5.12”地震中,蔡居住的一幢3層小樓毀于一旦,但她僥幸存活,至2010年8月13日,清坪鄉再次發生特大泥石流,鹽井村又被泥石流掩埋,46人遇難。
蔡定清當時在山上摘野菜,丈夫在外打工,兒子在校讀書才幸免于難,而近70歲的婆婆卻被埋在廢墟下。泥石流后她冒著隨時滾落的石頭走了8天8夜,其間吃野菜、喝臟水,最后才回到家,“但人活著就好,只要有親情、友情,活著就有希望”。蔡定清非常堅強、樂觀地說。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導師任剛則指,赴災區探訪的同學親身感受到災民的開朗與堅強,心靈觸動都非常大,希望當中體會能讓他們受用一生。
4、校園設施
大樓
理大內有約20座不同的建筑物,當中有一些建筑物間是互相連接的。建筑物以英文字母命名,由A至Y座,另加上VA和VS(沒有K、O和I座)。除A,L,M(但設有MN座), R,X,Y,VA,VS座外,其馀各大樓是以旁邊的兩個楝(Core)命名,例如HJ楝,即是指H楝和J楝中間的何鴻燊樓。演講廳,課室,實驗室等設施都分布在這些大樓中。
運動設施
一個游泳池(祈廉桐游泳池)
兩個室內運動場(廣安金禧體育中心和邵逸夫體育館),內有可作羽毛球場、排球場或籃球場等用途的主場和健身室等設施。一個室外運動場,內有籃球場、足球場、緩跑徑等設施。兩個室外網球場,于邵逸夫體育館天臺。另有學生休息室、露天廣場等設施,供學生閱讀報刊、看電視、舉行節目等。
膳食設施
2個學生膳堂(分別由泛亞飲食和美心集團營運)3間茶座(分別由泛亞飲食、美心集團和Olivers Super Sandwiches營運)2個員工膳堂。
圖書館
香港理工大學包玉剛圖書館是由香港理工大學設立的圖書館,主要用戶為其學生、校友及教職員。
圖書館現時為6層高(G/F至5/F),共提供3623多個座位,并有電腦、打印機、24小時開放的討論中心和視聽資料區等設施。面積達16662平方米。理大包玉剛圖書館內有包括視聽資料在內的210萬實物館藏,另有20多萬電子館藏
分層設施
樓層南翼北翼
G/F24小時閱讀中心、小組研討室、靜修室流動書庫(分類號T - Z)、影印組、小組研習室
1/F流動書庫(分類號Q - S)流動書庫(分類號L - P)、影印房
2/F入口大廳、圖書館服務柜臺、指定參考書、詢問處、新知中心、展覽廳、圖書館咖啡閣(非圖書館范圍)
3/F優化研究資訊中心、參考書庫、IT廊、參考咨詢、服務及技術支援視聽資料部
4/F流動書庫(分類號H - K)、影印房、研讀小間流動書庫(分類號A - G)、研讀小間
5/F近期期刊(分類號A-Z)、期刊合訂本(分類號QE-Z)、舊報紙、采購部、影印房、研讀小間期刊合訂本(分類號A-QD)、研讀小間
創新塔
香港理工大學將在2013年9月25日舉行了新建成的創新塔的封頂儀式,這個創新塔由享譽國際的建筑設計師扎哈·哈迪設計,創新塔將包含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和賽馬俱樂部社會創新設計院。創新塔位于校園的東北角,預計將于2013年完全竣工,露面凈面積15000平米,共能容納1800名師生。創新塔里包括一個演講廳,10間教室,工作室和車間,還有博物館、展示區和休息室。事務所重新審視了“塔”類建筑的傳統建筑造型,在其中加入現代元素,形成一個連貫流暢的結構,成為校園里一個獨特的標志。設計師還提升了周圍地面高度,形成全新的景觀,創新塔與主校園之間有道路連接。大廳里有電梯,直接通向樓上各層。
沿革
1972 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學院圖書館成立。在1973至76年間,圖書館設有兩間分館,一間位于現今大學本部,另一間則位于港島鲗魚涌。1976年,圖書館兩個分館合并并遷至現址。1977年2月7日,圖書館改稱為包玉剛圖書館,并由英國皇室雅麗珊郡主(Princess Alexandra The Honourable Lady Ogilvy)主持開幕儀式。
學生宿舍
理大宿舍位于紅磡灣紅荔道1號,占地5800多平方米,為一楝式22層高大樓,在03年落成,提供3000多個宿位。到2012年,宿位將會額外增加1650個宿位。
舍堂分布
分為東西兩翼,東翼為胡應湘爵士樓,西翼為賽馬會樓。除頂層作為員工宿舍,地下至二樓作公共設施外,其馀各層每兩層為一個舍堂。由19-20樓,只供研究式碩士生、博士生入住的博彥堂(Boyan Hall)起,往下分別為開元堂(Kaiyuan Hall)、物華堂(Wuhua Hall)、成德堂(Chengde Hall)、務賢堂(Wuxian Hall)、勵志堂(Lizhi Hall)、學敏堂(Xuemin Hall)、利生堂(Lisheng Hall)、民殷堂(Minyin Hall),每個舍堂名稱的第一個字,均對應著理大的校訓:開物成務,勵學利民。在啟用初時,成德堂為男生舍堂,學敏堂為女生舍堂,其馀為男女生舍堂,每個樓層均為同一性別宿生居住。其后成德堂改為男女生舍堂,故此女生樓層較男生舍堂多一層。每層樓有88間房,起初設計為2人一間房,兩房共用一廁,但隨著理大增收中國內地學生,使宿位供應緊張,故部份2人房被改建成3人房,特別是男生樓層較多房間被改建成3人房,令每個舍堂能增收約30人。但由于男生宿位供不應求情況依舊嚴重,故由2009/10年度起,男女生舍堂的女生樓層會有8間房撥給男生住宿,這項措施會于第二座學生宿舍落成后取消。對于哲學碩士(Mphil)和哲學博士(PhD)學生,則已實行一年住宿制度,期滿后需自行解決住宿問題。
設施
宿舍內有游泳池、健身室、電腦室、自修室、閱讀室、臺球室、洗衣房、膳堂等設施,亦有各式各樣的康樂設施供宿生借用。而宿生房間內有電話、雪柜、書臺、床、衣柜、冷氣機等設施,亦提供寬頻上網服務,部份公共地方設有無線上網服務。每層樓都設有一個小廚房及電視機,每個舍堂都有一個公用空間供舉行活動之用。宿舍內實行智能保安,除洗手間、更衣室和宿生房間外,幾乎所有公共地方都有閉路電視,而每個出入口都設有閘機,并有保安員駐守,訪客需要妥善登記方可進入宿舍。
5、院系課程
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 應用數學系 應用物理學系 紡織及制衣學系
建設及環境學院
建筑及房地產學系 屋宇設備工程學系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 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
工商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研究院 會計及金融學院 物流學系 管理及市場學系
語文及傳意學院
中文及雙語學系 英文系 英語教學中心 通識教育中心
工程學院
電子計算學系 電機工程學系 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 機械工程學系
醫療及社會科學學院
應用社會科學系 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 康復治療科學系 護理學院 眼科視光學院
設計學院
廣告設計 通信設計 環境及室內設計 產品設計 廣告設計 環境及室內設計 工業及產品 視覺傳達 設計教育
設計實踐 設計策略 交互設計 城市環境設計 科學多媒體及娛樂科碩士(混合模式)
酒店及旅游業管理學院
酒店業管理學 旅游業管理學
課程設置
社會政策及行政學,社會工作,專業中英語文學,設計學,工程物理學,化學科技學,互聯網及多媒體科技學,機械工程學,電子計算學 電機工程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屋宇設備工程學,建筑工程及管理學,測量學,土木工程,測繪及地理資訊學(土地測量),測繪及地理資訊學(地理資訊科技),服裝及紡織學,醫療化驗科學 放射醫學,眼科視光學,職業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護理學,工商管理及工程學(雙學位),企業工程及電子商業學,綜合產品開發學,物流工程及管理學,工商管理類,管理學,全球供應鏈管理學,會計學,會計及金融學,金融服務學,國際航運及物流管理學,市場學,物業管理學,旅游業管理學,酒店業管理學,應用生物兼生物科技學
專業設置
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應用數學系,應用物理學系,紡織及制衣學系,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研究院,會計及金融學院,物流學系,管理及市場學系,設計及語文學院,中文及雙語學系,英文系,設計學院,中國語文教學中心,英語教學中心,通識教育中心,建設及地政學院,建筑及房地產學系,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工程學院,電子計算學系,電機工程學系,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醫療及社會科學院,應用社會科學系,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康復治療科學系,護理學院,眼科視光學院,酒店及旅游業管理學院
6、研究所及研究中心
理大成立了多所研究中心,鼓勵學者專注于個別范疇的研究。下列為其中部分的研究中心:
卓越學術領域委員會轄下的研究所
公共政策研究所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研究委員會轄下的研究中心
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
人體生物特征識別研究中心
設計技術研究中心
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
醫療傳意國際研究中心
知識管理及創新研究中心
物流研究中心
材料研究中心
光電子研究中心
電力電子研究中心
結構工程先進技術研究中心
建筑環境技術研究中心
燃燒及污染控制研究中心
建設創新研究中心
建筑及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
環境科技及管理研究中心
消防工程研究中心
流固偶合研究中心
地理資訊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綜合產品發展研究中心
肌骨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英文專業傳意研究中心
城市減災研究中心
航運研究中心
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中心
其他中心
先進光學制造中心
亞太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亞洲品牌管理中心
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董浩云國際海事研究中心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萬邦曹文錦海事圖書館暨研究及發展中心
盧家驄天然抗癌藥物研發中心
宏利兒童學習潛能發展中心
Paylab
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
理大深圳研究院
線路板科技開發中心
7、研究生專業申請
課程設置
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ancy 會計學 (有一年或以上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1.5年,學費1140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Applied Mathematic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uarial and Investment Science/Decision Science ) 科技應用數學(精算及投資科學/決策科學,學制兩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Design 汽車工程設計 (學制一年,學費110055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生物醫學工程 (學制一年,學費110055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屋宇設備工程 (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一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Culture 中國文化 (學制1年,需要電話面試,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中國語文 (學制1.5年,需要面試或筆試,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中國語言學 (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學制1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Construction Law and Dispute Resolution 建筑法與爭議解決學 (有兩年或以上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1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建筑及房地產學 (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一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管治學 (需要面試,學制2年,學費1140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Design 設計學 (需要面試,學制一年,學費1155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E-Commerce 電子商務 (學制1.5年,學費88500港幣) Master of Educational and Child Psychology 教育及兒童心理學
(心理學背景,學制2年,學費1000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電機工程 (學制一年,學費1155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電子與信息工程 (學制一年,學費1155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Business Management 工程商業管理 (需要相關工作經驗,學制一年,學費1000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Language Arts 英語語言藝術 (專業不限,相關專業優先,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專八,可能需要面試或筆試,學制一年,學費1155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英語語言 (專業不限,相關專業優先,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專八,學制一年,學費1155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英語教學 (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專八,可能需要面試或筆試,學制一年,學費1155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for the Professions 專業英語 (英語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專八,至少2年相關工作經驗,可能需要面試或筆試,學制一年,學費1155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環境管理及工程學 (學制一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Facility Management 設施管理 (有兩年或以上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一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Fashion and Textile Design 服裝及紡織品設計 (可能需要面試或筆試,學制一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Fashion and Textiles 服裝及紡織學 (可能需要面試或筆試,學制一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Fire and Safety Engineering 消防及安全工程 (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一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Geometric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測繪及地理資訊學-地理資訊(理工科背景,學制一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Geometrics (Surveying) 測繪及地理資訊學-測量(理工科背景,學制一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咨商與輔導 (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Health Care (Infection Control) 醫療護理學-感染控制(相關背景及工作經驗,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Health Informatics 健康信息科技 (學制一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Industrial Logistics Systems 工業物流系統 (理工、商科、管理類背景,可能需要面試或筆試,學制1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資訊系統 (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資訊科技 (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grated Engineering 綜合工程學 (學制1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nd Transport Logistics 國際航運及物流管理 (相關專業,英語托福79寫作20,學制2年,學費1155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Japanese Studies for the Professions 專業日語文學(日語2級,至少一年相關經驗,需要參加英語測試,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識管理 (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1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機械工程學 (可能需要面試或筆試,學制一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Medical Imaging and Radiation Science 醫學影像及放射科學 (相關專業,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一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醫療化驗科學 (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一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Multimedia and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多媒體科藝 (學制一年,學費12006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Project Management 項目管理 (學制一年,有兩年工作經驗者優先,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社會政策及社會發展 (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學制一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Social Work (Family-centered Practice and Family Therapy) 家庭本位服務及家庭治療 (需要相關工作經驗,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Software Technology 軟件科技 (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可持續城市發展學 (學制一年,學費8100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對外漢語教學 (有兩年對外漢語教學經驗者優先,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Science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 科技管理 (學制一年,可能需要面試或筆試,學費100050港幣)
Master of Arts in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翻譯與傳譯 (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C專八,學制1.5年,學費100050港幣)
課程特色
理大擁有先進教學及科研設備,教師從世界各地招聘,師資優良, 課程水平為國際認可。理大以英語授課,校內有不少來自全球各地的交換生,形成一個國際化的學習環境,有利學生開拓視野,對日后升學及工作將有莫大幫助。
最受歡迎大學
最受歡迎大學據過往五年大學聯招辦法(Joint University Programmes Admissions System)入學統計數字顯示,以理大課程作為首志愿或第一組別(首三志愿)計算,報讀理大的學生人
數均為全港院校之冠。香港理工大學是09年世界排名200強的名校(英國《泰晤士報》)
最具規模大學
在香港八所受政府資助的高等院校中,理大的學生人數最多,現約有一萬五千名學生修讀全日制及兼讀制資助課程,另有一萬三千多名學生修讀自負盈虧課程。
課程最具實用性
根據過往多次獨立調查顯示,在香港各大學中,理大畢業生最受雇主歡迎,并被雇主評為實用價值最高。受訪者認為應用為本的專業最能配合工商界及社會的需要。
獨有專業課程
理大提供四十個學士學位課程,其中包括全香港獨有的專業,如:設計學、工程物理學、服裝及紡織學、職業治療學、眼科視光學、物理治療學、放射學、國際航運及物流管理學、生物醫學工程、醫療化驗科學、測繪及地理資訊學。
雙學位專業
理大旨在透過設立雙學位專業拓闊學生的學術領域及專業知識,以便學生日后在工作上更能發揮所長。在理大提供的四十個本科專業中,有十五個有雙學位選擇,學生畢業時同時擁有兩個不同專業的學士學位。
校企協作教育(Work Integrated Education)理大積極提倡校企協作教育,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提高專業技能。本科專業學生可在就讀期間,參與實習工作及透過實
際工作環境,把所學知識活學活用。
8、入學資格
1、申請人必須達到在校成績要求分數線或以上及英文成績良好。
2、由于申請人數眾多而學額有限,申請人必須在學術或非學術方面獲得優異的成績方有機會獲得錄取。
3、申請人如在其他學術領域有出色的表現(例如: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獲一等獎),理大亦會在甄選時作適當加分。
個別專業或要求申請人提交作品集(設計專業)、附加文件(社會政策及行政專業)或參加面試,作為甄選的參考。申請人可于申請期間瀏覽該校招生網頁查看有關安排。需要參加面試的申請人會收到有關學系的通知。
9、學校交通
入學方式
1、通過高考:高考成績非常優秀者,在每年香港理工大學的全國巡回說明會報名,高考過后達到分數線后通過香港理工大學入學面試即可入學。
2、參加國內預科班,語言達到標準后赴香港讀香港理工大學副學士,副學士畢業兩年畢業后入讀香港理工大學大二或大三課程(根據副學士期間成績決定入讀年級)。
留學費用
應屆內地高考生獲取錄后,須在理大修讀為期四年的本科專業。本科專業一年學費為港幣60000元。住宿費、生活費及其它雜費每年約為港幣40000元??傮w來說,一年的全部費用約需港幣100000元,四年合共港幣400000元。
入學要求
1、在應屆高考中取得所屬省市報讀第一批重點高校分數線或以上。
2、在應屆高考中,英文科取得良好成績。
注:申請人可能需要參加面試。
地理位置
地址:香港九龍紅磡
港鐵東鐵線紅磡站
巴士
5 富山 - 尖東么地道
5C 慈云山(中) - 尖沙咀碼頭
8 九龍鐵路站 - 尖沙咀碼頭
28 樂華 - 尖東么地道
41A 長安 - 尖沙咀東
81C 耀安 - 紅磡鐵路站
87D 錦英苑 - 紅磡鐵路站
98D 坑口(北) - 尖沙咀東
110 筲箕灣 - 佐敦(匯翔道)
215X 藍田(廣田邨) - 九龍鐵路站
219X 麗港城至尖沙咀(循環線)
224X 啟業至尖沙咀(循環線)
260X 寶田 - 紅磡鐵路站
A21 博覽館 - 紅磡鐵路站
此外,還有多條途經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的過海巴士路線也可到達理工大學。
10、校友
教育界
羅忠敬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工程講座教授
劉偉成 英國華威大學制造工程講座教授
韓國強 英國利物浦大學制造系統工程講座教授
倪亦靖 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產工程講座教授
李克山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機械工程講座教授
黃河清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世紀杰出工業工程師及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院士
黃秉槐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太平紳士
吳世豪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兼任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兼任教授
蔡亞從 澳門科技大學資訊科技學院院長
黃杰波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李榮彬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及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劉曉鋒 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專案助理
軍政界
梁振英 第四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許勤 深圳市市長
陳婉嫻 香港立法會議員(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
陳鑒林 香港立法會議員(九龍東)
林大輝 香港立法會議員(工業界(二))
譚偉豪 前第四屆香港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界)
黎仕海 前機電工程署署長
區載佳 屋宇署署長
專業人士
勞建青 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主席
羅盛慕嫻 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全國首席知識主任及合伙人
鄔滿海 香港測量師協會前會長、香港房屋協會副主席
黃敬安 黃敬安執業會計師 /雅士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兼審計委員會主席
何周禮 何周禮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及周禮軒創辦人兼董事
鄧觀瑤 著名工業顧問
卓振賢 前警務處助理處長
工商界
伍永康 安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前香港建造商會會長
袁文俊 太平洋環球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香港廣告商會主席
梁少康 TDK (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香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主席
梁廣偉 晶門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廖勝昌 廣州恒昌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兼主席、滿堂紅(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兼主席
何安誠 金門建筑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黃鐵城 鎮泰有限公司董事長、首位國際玩具業協會華人總裁
賴錫璋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首席資訊官、太平紳士
張國維 專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蔣麗莉 環康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
李頌熹 鼎昊資本(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潘樂陶 安樂工程集團創辦人兼主席
何恒光 前港鐵物業總監
黃進達 康泰旅行社總經理
王建宙 中國移動董事長
常小兵 中國聯通主席
陳瑞麟 麒麟珠寶Qeelin珠寶品牌創辦人兼創作總監
鄧觀瑤 依利安達國際集團前主席
張樹成 廣景科技主席
劉小康 著名設計師、靳與劉設計顧問合伙人、前香港設計師協會主席
譚燕玉 國際著名女性時裝設計師
賴平 德國保時捷Cayman車系設計總監
麥家碧 香港動畫麥嘜原作者
李 凌 中凌國際中凌品牌創始人
李永銓 國際著名品牌設計師、李永銓設計廔有限公司創作總監
演藝界
ToNick 樂隊
梁家輝 香港藝人
袁詠儀 香港藝人
梁詠琪 香港歌手
王家衛 香港電影導演 (未畢業)
林敏驄 香港藝人
胡鴻鈞 香港歌手
何雁詩 香港歌手
陳健安 男聲樂團C AllStar成員
黃貫中 香港樂隊Beyond成員
譚健文 香港樂隊Mr.成員
駱振偉 now 101臺節目主持
司徒瑞祈 香港藝人
莊思華 香港藝人
張紋嘉 跳舞組合Hotcha成員
葉翠翠 2005年度香港小姐冠軍
莊思明 2010年度香港小姐季軍
趙慧珊 前香港有線電視主播 跳舞組合Super Girls成員及模特
黃天頤 香港電臺唱片騎師
阮小儀 香港商業電臺唱片騎師
甄子康(少爺占) 香港商業電臺唱片騎師
蘇耀宗(細So) 香港商業電臺唱片騎師
運動界
黃洋 香港足球代表隊隊員
方柏倫 香港足球代表隊隊員 (于2012年獲得取錄,于2013年起正式修讀)
新聞界
何海凌 now新聞臺首席記者
林小珍 無線新聞財經記者及主播
羅鈺文 無線新聞主播
曾美華 有線電視新聞主播
王耀揚 now新聞臺首席記者
其他類別
李樂詩 極地博物館基金有限公司創會人、極地科學探險者
余秀珠 香港單親協會創辦人兼總干事
葉錦添 電影美術指導,2001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許誠毅 美國荷李活夢工廠電影導演、國際著名動畫師
入學申請
學位授予
項目特色
課程介紹
研究生申請要求:
平均GPA(211/985學校):75
平均GPA(非211/985學校):80
最低雅思:6.5
研究生申請要求:
平均GPA(211/985學校):75
平均GPA(非211/985學校):80
最低雅思:6.5
師資力量
學習方式
隱私條款
×富文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富文”或“我們”)一貫重視對于個人信息和隱私的保護。我們將按法律法規要求,采取相應安全保護措施,盡力保護您的個人信息安全可控。您在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時,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本《隱私政策》(以下簡稱“本政策”)收集、儲存、使用及對外提供您的個人信息。
本政策適用于富文產品及服務,包括富文官方網站(域名為szfwpx.org.cn)和富文官方APP。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政策不適用于其他第三方通過前述網頁或客戶端向您提供的服務。例如您通過富文開放平臺下載使用的第三方應用或者第三方依托富文產品向您提供服務時,您向第三方提供的信息不適用本政策,請另行查閱相應的政策規定。
在您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前,請務必仔細閱讀并理解本政策,尤其是其中加粗的條款。我們會在富文官方平臺上登載本政策。當您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時,即視為您已經閱讀、理解并同意本政策及其不時更新的版本,同意我們按照本政策的約定收集和使用您的個人信息。
1.我們收集您個人信息的內容、目的
1.1收集內容
我們向您提供產品和服務時,可能會收集、儲存和使用您的下列“個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您的姓名、年齡、性別、學歷、職業、任職單位、身份證號碼、使用語言、郵編、個人圖像、郵寄地址、電子郵件地址、社交賬號及昵稱、其他聯系方式、在校表現等。
1.2收集、儲存和使用目的
我們承諾在下述目的范圍內收集、儲存和使用您的個人信息:
2.我們如何收集您的個人信息
2.1您向我們提供的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
2.2我們在提供產品或服務時,主動收集的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
2.3Cookie
我們會通過Cookies和其他追蹤技術了解您使用我們網站的情況。通過Cookies收集的信息屬于不能單獨使用的個人信息,您理解并同意我們將會把通過Cookies收集的信息與您的其他信息結合使用。大部分網頁瀏覽器會自動打開Cookies,您可以隨時調整您的瀏覽器設置,選擇關閉Cookies。然而,Cookies能讓您享受我們更優質、更個性化的服務,如果您關閉了Cookies,可能無法完全體驗我們網站上提供的所有服務,所以我們建議您將其設置為打開狀態。
2.4請注意,您向我們提供的或我們收集的您的個人信息中可能包含您的敏感個人信息,如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請您謹慎并留意敏感個人信息,您同意我們可以按本政策所述的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敏感個人信息。
3.我們如何共享、轉讓、公開披露您的個人信息
我們尊重您的個人隱私并遵守相關的法律和法規,我們承諾嚴格保密所收集的您的個人信息,并且不會將您的個人信息非法出售給他人。
3.1共享
3.1.1為促進合作,推出優質及更新的產品及服務,我們可能會向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您必要的個人信息。我們的授權伙伴無權將共享的個人信息用于任何其他用途。
3.1.2根據法律法規規定,或按政府主管部門的強制性要求,對外共享您的個人信息,無需事先征得您的授權同意。
3.1.3只有在獲得您的明確同意后,我們才會向前述3.1.1、3.1.2提及的主體之外的其他方共享或提供的個人信息。
3.2轉讓
我們不會將您的個人信息轉讓給任何公司、組織和個人,但以下情況除外:
3.2.1獲得您的明確同意后;
3.3公開披露
我們僅會在以下情況下,公開披露您的個人信息:
3.3.1獲得您的明確同意后;
3.3.2基于法律的披露:在法律、法律程序、訴訟或政府主管部門強制性要求的情況下,我們會公開披露您的個人信息。
3.4我們會在共享、轉讓、公開披露前,確認第三方的管理體制及傳輸風險。
4.我們如何保護您的個人信息
4.1我們使用符合業界標準的、合理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保護您提供的個人信息,防止數據被未經授權訪問、公開披露、使用、修改、損壞或丟失。
5.您對個人信息享有的權利
您可以選擇不提供您的個人信息,但我們將可能因此無法為您提供我們的產品或服務,也可能無法回應您在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時所遇到的問題。對于您可能因此遭受的損失,我們將不承擔責任。
5.1訪問您的個人信息:
您有權訪問或編輯您賬戶中的個人信息資料、更改您的密碼、添加安全信息或關閉您的賬戶等。
5.2更新您的個人信息:
當您發現我們收集、儲存、使用的您的個人信息有錯漏時,您有權要求我們做出更正。
5.3刪除您的個人信息
您可以向我們提出刪除個人信息的請求。若我們決定響應您的刪除請求,我們還將同時通知從我們獲得您的個人信息的第三方,要求其及時刪除,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其已獲得您的獨立授權。
5.4更改您授權同意的范圍
您可以改變您授權我們收集、儲存、使用個人信息的范圍或撤回您的授權。
6.本政策如何更新
我們可以修改本政策,并會在富文中國官方平臺上發布對本政策做出的任何變更。如有對您的個人信息的收集、儲存、使用產生重要影響的重大變更(例如,對應個人信息的聯絡方式及投訴渠道發生變化時),我們將以明示的方式通知您,說明具體變更內容等。
7.如何聯系我們
如果您對本政策有任何疑問、意見或建議,您可以通過聯系電話:+86-0755-86615181,與我們聯系。